混凝土外觀質量問題產生原因
與減水劑脫模劑在防范外觀缺陷的作用
混凝土外觀質量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優劣的最直觀體現?;炷脸R姷耐庥^質量問題有蜂窩、孔洞、麻面、裂縫、冷縫、露筋、砂斑、砂線、氣泡、云斑、水波紋、色差等。
產生的原因可以分為兩類:一種是由于混凝土、模板等材料本身因素引起的外觀質量問題;另一種是由于模板拼接組裝工藝、鋼筋綁扎工藝、混凝土澆筑振搗工藝不妥產生的外觀質量問題。
減水劑簡介:當前工程中的減水劑為聚羧酸減水劑,以聚羧酸母液為主體,復配其他功能外加劑用于新拌混凝土中。減水劑在混凝土中主要起到減少混凝土用水量,提高混凝土流動性以及混凝土施工性能的作用。
脫模劑簡介:脫模劑按形態可分為固態及液態,當前工程中使用的主要為液態脫模劑。液態脫模劑在工程中能使模具與混凝土順利脫離,保證混凝土制品形狀完整且不會損壞模具,提高混凝土制品的脫模質量與效率。(液態脫模劑使用成膜的形態也可分為固態膜和液態膜)
本文將對照混凝土表面的外觀缺陷,來逐一分析減水劑以及脫模劑能對哪些外觀缺陷起到防范作用,并就其作用的基本原理進行簡單說明。
混凝土蜂窩是指混凝土表面無水泥漿,骨料間有空隙存在,形成數量或多或少的窟窿,大小如蜂窩,形狀不規則,露出石子深度大于5mm,深度不露主筋,可能露箍筋。
混凝土表面孔洞的形成原因與治理方案與蜂窩類似,是一種更大的蜂窩形式表現。
蜂窩、孔洞的形成主要源自混凝土表面漿體不足或漿體流失。
1. 漿體不足
1) 混凝土本身漿體不飽滿,漿體少,混凝土含氣量過高或氣泡在表面局部集中;混凝土用水量過高或自由水在表面局部集中形成水泡;混凝土攪拌不均勻或泌水分層離析導致混凝土局部漿體偏少。
2) 鋼筋排布緊密或混凝土中粗骨料粒徑過大、混凝土流動性差引發的局部漿體偏少。
3) 混凝土下料不當,混凝土未分段分層下料,一次下料過多或過高,未設串筒,使石子集中;混凝土過振、振搗不實或靠近模板處漏振;使用坍落度小、流動性差的混凝土,振搗時間不夠造成蜂窩。
減水劑作用
減水劑能打破混凝土中的膠凝材料的絮凝結構,降低混凝土用水量的同時能使自由水快速分散,從而在有限的攪拌時間及空間條件下極大地提高混凝土的均勻性,提升混凝土的流動性,極大降低混凝土泌水離析的概率;在減水劑中還可引入保水組分、引氣和消泡組分,能鎖住混凝土中水分,控制混凝土氣泡的大小和數量,在充盈漿體、改善漿體穩定性的同時控制混凝土的含氣量。
2. 漿體流失
模板拼接不嚴密、不牢固,在澆筑混凝土、振搗時出現漏漿、跑漿導致的局部漿體流失。